2019年11月23日 星期六

Where Have All The Butterfly Babies Gone? 指南校園 鳳蝶幼蟲變成寄生蜂了

昆蟲資料提供:純純老師/         圖片攝影:純純老師、倩玲老師、麗蓉/       文字編輯:麗蓉 


一旦蝴蝶幼蟲遭到寄生天敵的危害,還來不及長大,就註定步入死亡一途。聽起來有點悲情,但這不爭的事實提醒我要以疼愛、憐惜的眼光欣賞翩翩飛舞於眼前的蝴蝶。


聽過寄生蜂,但從沒見過。昨天(2019/11/21) 有機會親眼目睹純純老師於校門口柚子樹上,發現二隻已慘遭寄生蜂寄生的鳳蝶幼蟲,於同一天早上其乾枯的軀殼被寄生蜂的成蟲咬破而出 (寄生蜂在寄主體內吃空一切,長大吐絲結繭,可說是破開自己的繭,同時也咬破寄主的軀殼)看著尾部有破洞的空殼(鳳蝶幼蟲)和一旁什麼都瘦長的寄生蜂成蟲,驚訝昆蟲為了繁衍後代竟然會用這種手段。(照片1~照片3 )

照片1:剩下空殼的鳳蝶幼蟲身體,
         寄生蜂在其體內結繭化蛹
照片2:破繭而出的寄生蜂
照片3:寄生蜂和和自己羽化的繭


同樣是昨天早上,純純老師帶回校門口左側指南國民小學的字下方柚子樹上停留的青綠色鳳蝶幼蟲(5),決定在自然教室給牠一個新家,養牠觀察牠。5齡幼蟲被安置在一小株的新鮮柑橘葉(插入吸水海綿),就放在鑽好孔的透明大海苔罐內。一切看起來非常美好,也邀請大家有空就到自然教室觀察。(照片4)


照片4:剛從柚子樹上取下的5齡鳳蝶幼蟲




















變化總在悄然中發生!

今早(2019/11/22) 純純老師走進自然教室正準備和鳳蝶幼蟲打招呼時,竟然……,快、快、趕快請坐隔壁的倩玲老師幫忙架好攝影機,記錄這歷史性的一刻。昨天看似健康無恙的5齡鳳蝶幼蟲,早遭寄生蜂的入侵,牠慢慢的被掏空,寄生蜂一天天長大,這裸露的異形生成畫面就在這一刻以進行式上演著。(影片如下)




唉,是不是有點令人毛骨悚然!像我一樣覺得鳳蝶幼蟲可憐無辜,寄生蜂的手段殘忍無情呢?「一蟲死,一蟲生」,這是純純老師下的結論。(照片5)

照片5:寄生蜂在寄主體內變化進行中

2019年11月11日 星期一

指南的豆娘與蜻蜓 2

指南的三星蔥 + 黑蔥頭

謝謝奕衡爸一天就拍好了美麗到不行的三星蔥,讓人大飽眼福。我一直都很喜歡這種輕盈的"小蜻蜓",但每次聽到甚麼蔥就一頭霧水。這次終於弄清楚了。更驚喜的是今天在活動中心,一隻黑美人蔥就這樣不慌不忙地停在我手上讓我慢慢欣賞,直到飛走了才趕緊拿起手機捕捉她輕巧的身影。雖然照片品質完全不能比,但還是想留下自己蔥的紀錄。等哪天奕衡爸有拍到那隻黑的再來替換。

昧影細蟌 (Ceriagrion fallax) 雄  2019-11-07 @ 生態池  彥任拍攝

紅腹細蟌 [Ceriagrion latericium] 雄 2019-11-07 @ 生態池 彥任拍攝

青黑琵蟌 [Coeliccia cyanomeoias], 雄 2019-11-07 @ 生態池 彥任拍攝

據說是  脛蹼琵蟌, 雌.

2019年11月8日 星期五

指南台灣原生植物 第九天


連續兩個風和日麗天,植物們都在等著喝水。上週四第一次值班,老天爺幫忙給水喝,所以今天算是我第一次上工。尚未澆水之前,先巡視原生植物種植區一圈,就從我較熟悉的幼兒園後方圍牆邊開始。

基隆澤蘭 (花苞)

昨天(11/6)下午陳世揚老師在演講前幫忙往下壓一把的一株高士佛澤蘭和一株田代氏澤蘭,看來仍是一副垂頭喪氣的模樣 (等澆水完後,隔天再去瞧瞧)。不過,這區倒是花事連連。基隆澤蘭長出淡黃綠色花苞,小而含蓄的挺直在莖的頂端,凌越於綠葉之上。



高士佛澤蘭 (花苞 & 小小甲蟲)








高士佛澤蘭,花苞略大且多而密,有隻黑身紅頭小小甲蟲正在花苞上休憩。









仙草(開花)

紫色的仙草花正綻放,想像一大片仙草開花的美景應該不亞於薰衣草花田。


碧綠的馬祖油菊(諧音:馬祖郵局)幾乎是株株長出看似布鈕扣的飽滿花苞,花苞爆開的景象已在我的腦海中浮現。


馬祖油菊(花苞)

蠅翼草 (花苞)



















走到操場,為了仔細觀看蠅翼草的葉形(胖水滴形)和葉子生長方式(莖上同一個節長出三片葉子),無意間發現它也長出毛毛的白色小花苞。操場警衛室這邊的穗花木蘭,晨陽照耀橘紅色花穗,它一看就是綠草坪上的主角。

穗花木蘭(開花)
台灣油點草 (開花 & 花苞)

生態池這區也很熱鬧,鐵門進入之後,池邊的台灣油點草(諧音:台灣有點吵) 有剛長出的花苞、有正盛開的花朵、也有近凋零的花兒。


身材短小的厚葉石斑木,有一顆黑紫色的果實座落在眾葉之間。


厚葉石斑木(果實)




















白痣珈蟌 (雄)
這區植物最具多樣性,走看之間,許多驚奇突然出現眼前。像是早就見過,卻直到前幾天才認識的白痣珈蟌(),就穿梭在烏心石和羊蹄甲的葉片之間。







變色龍





總務處阿姨發現的一隻變色龍攀著細枝,駐足望天,望了好久一動也不動。以為是新長出的薜荔淡綠葉,輕輕一碰就彈出,原來是隻小綠蛾。兩隻腹部細長如針的豆娘,翅膀透明幾乎不見,身體一紅一黃,在生態池上戲水飛舞。




偽裝成薜荔片的小綠蛾

哇,欣賞觀察就花了大半時間,該工作去了!


文字、圖片: 麗蓉









2019年11月5日 星期二

指南的豆娘與蜻蜓

種植原生植物,除了保有台灣原生種外,
還有另一個目的是引來相關的昆蟲、蝴蝶和鳥兒

指南很幸運的位在豐富的大自然中,
弈衡爸用著他的大砲,
一下子就能捕捉到好棒的生態

今天先來介紹白痣珈蟌棋紋鼓蟌和指南最常見的短腹幽蟌

原來,白痣珈蟌母的才有白痣,少數依䧳性特徵命名的物種。
母的白痣珈蟌翅膀打開內面也是金屬藍, 擁有著內歛美。

*白痣珈蟌、棋紋鼓蟌可是在校門口的大坑溪拍到的喲




 < 拍攝:彥任 / 文字:欣怡 >

2019年11月4日 星期一

嘉年華的植物開花了

穗花木藍(by 邑萱媽)
仙草花 (by 思莛媽)
在大家仍在摸索觀望期,我就先幫忙把今天的發現做紀錄。其實我一種也不認得,但是從 LINE 上的分享我就學到了。甚至利用下課空檔就撐著雨傘去找它們。這是思莛媽照的仙草花和邑萱媽照的穗花木藍。當你們一貼照片,我就轉傳給指南的教職員群組,讓大家一起分享喜悅並慢慢認識我們親手種下的小花小草。邑萱媽一開始寫碎花木蘭,所以我也寫碎花木蘭。她修正為穗花木藍,我也立即修正為穗花木藍,結果印象更為深刻! 在指南十幾年了,大蔡媽就是沒把我教會認識植物。現在要來靠大家的力量慢慢補修重修起來,真是非常期待。拜託多教一點,下次我要秀給大蔡媽看我的進步!😜 有時間也拜託留言一下讓這個園地熱鬧熱鬧。在舊的討論區看到幾年前留下的紀錄特別的感動呢💖